在鐵礦石談判的敏感時刻,本鋼6位高層奔赴澳大利亞、巴西進行鐵礦石項目接洽,被外界質疑是否與中國09財年的鐵礦石價格談判有關。
2日,本溪鋼鐵集團公司宣傳部副部長劉大宏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,該事故中6名本鋼員工是赴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鐵礦石談判的商務代表團,并強調此次出訪是經遼寧省政府批準。
就此,中國鋼鐵工業(yè)協(xié)會秘書長單尚華向媒體表示,本鋼集團此次鐵礦石商貿洽談系企業(yè)行為,可能是項目考察,其中涉及到的談判與中國09財年的鐵礦石價格談判無關,因為一年一度的鐵礦石價格談判中國的談判代表只有中國鋼鐵工業(yè)協(xié)會和寶鋼集團,本鋼不是中國的談判代表。
既然本鋼非本次鐵礦石談判隊伍成員,那么此次本鋼6名高層前往澳大利亞、巴西兩大鐵礦石出口國是就何事進行“談判”?
記者從多位鋼鐵行業(yè)相關人員的博客中了解到,鋼企私自議價的現(xiàn)象在前幾年屢見不鮮,作為鐵礦石進口大國與消費大國,以寶鋼為主的談判隊伍一直未能幫助中國鋼企獲得鐵礦石的“國際定價權”。而所有鋼企必須無條件地接受議價的過程和結果,沙鋼等一些成本較低的鋼企曾向媒體抱怨,“以往規(guī)模購買,我們沒有話語權,今天供需失衡,仍然沒有話語權?!?/P>
今年商務部則完全放權中鋼協(xié),中鋼協(xié)不需向商務部匯報相關細節(jié),可直接敲定鐵礦石成交價。而談判團隊也與往年由寶鋼為主導的談判團隊不同,今年的談判隊伍中,中鋼協(xié)吸納了包括主要鋼鐵企業(yè)負責人、專家學者等多位資深人士參與談判的各項工作。
上海某大型鋼鐵集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原則上,代表中國進行鐵礦石談判的隊伍僅此一家,各家鋼企無權單獨與國外礦商進行價格談判,為的是避免鋼企私自議價“泄露底線”。
據(jù)悉,繼澳大利亞礦商力拓與日本新日鐵達成了鐵礦石談判的“首發(fā)價”后,韓國和中國臺灣的部分鋼鐵企業(yè)也相繼宣布,接受鐵礦石降幅33%的價格。
為了避免企業(yè)私自議價行為導致的集體利益受損,中鋼協(xié)高調對外宣布中國不接受長協(xié)價的“首發(fā)定價”,不予跟進,做好持久談判的準備,并宣布鐵礦石價格回到2007年水平是中方的談判目標。
有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中國去年的礦石進口量高達44366萬噸,占全球鐵礦石出口總量的50%左右。今年1-4月,進口鐵礦石18846萬噸,比上年同期增加3513萬噸,增長22.91%。于是,“中國應該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上擁有自己的‘中國價格’”的聲音再次響起。
來源:新民網
?
Copyright (c) 2025 m.bai5t2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天津奧沃冶金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津ICP備11000233號-2
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247
電話:022-24410619 傳真:022-24410619
E-mail:120880204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