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媒:中國疫情對美日韓影響最大
作者:24發(fā)布時間:2020-02-12
日本《日經亞洲評論》2月9日文章,原題:新冠病毒暴發(fā)凸顯全球對中國依賴的不利方面 世界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,而新冠病毒暴發(fā)揭示了這種依賴會帶來多大代價。
如今,中國占全球貿易的比重是2003年暴發(fā)非典時的兩倍,且中國的影響力還會繼續(xù)增強。據(jù)估算,如果中國制造業(yè)產出減少100億美元,世界其他地區(qū)的產出將因此減少67億美元。韓國、日本和美國尤其可能受到影響,若考慮到對周邊產業(yè)的連鎖反應,將有約650億美元的生產受到沖擊。
由于病毒的暴發(fā),中國的商業(yè)活動真正完全恢復目前還是未知數(shù)。而停工延長可能會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打擊。
日經新聞社與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合作,分析了歐盟委員會的《世界投入產出表》,發(fā)現(xiàn)中國制造業(yè)產出下降100億美元,將使韓國的對華出口商品生產減少近3億美元。此外,來自中國的(零部件)供應減少,將使韓國的成品出口量減少約2億美元。雙重打擊意味著韓國會遭受5億美元損失。除中國外,所有國家和地區(qū)的損失總計約為67億美元。
但影響可能比數(shù)字更大。比如,現(xiàn)代汽車在韓國的工廠每周生產3.4萬輛汽車。由于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應中斷,相關生產可能暫停。與美日相比,韓國的經濟規(guī)模較小,因此受到的沖擊勢必更大。
日本也無法幸免。本田汽車稱推遲其湖北工廠的復工。豐田汽車將延長在華工廠的停工,此舉會影響日本關鍵零部件生產商。美國也將感覺到中國零部件停產的影響。蘋果手機依賴來自中國的產品供應,那里的停產將直接導致蘋果的銷售損失。若加上中國相關行業(yè)的間接影響,負面影響將達約650億美元。
此外,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。國際貿易中心估計,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約為12%,而2003年時還不到6%。以前常說,美國打噴嚏,日本就感冒。現(xiàn)在,日本對華貿易比例為22%,超過與美國的15%。在機械出口國德國,比例為6%。自2003年以來,日德與中國的貿易比例都顯著上升。
新興國家也在擔心中國資金流動的逆轉。近年來,中國在東南亞投資增長尤為明顯。比如自2003年以來,中國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投資顯著擴大。中國的對外投資可能會(因疫情暫時)失去動力,導致資金回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