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(11月23日),唐山某負責原料采購的鋼廠人士表示,印度到中國的發(fā)貨量越來越少,“甚至有時都買不到印度礦”。
海關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10月份,印度向中國出口鐵礦石量291萬噸,與去年同期相比,下降幅度超過44%;10月份出口量相比9月份,環(huán)比跌幅達39%。
印度礦進口量的減少主要受政策影響,“印度卡納塔克邦最近發(fā)布了鐵礦石出口禁令,該邦占據了印度到中國鐵礦石出口量的四分之一。”
公開資料顯示,印度擁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,儲量達250億噸,所產鐵礦石約56%用于出口,主要出口至中國。印度大幅減少鐵礦石出口量已成為不爭的事實,作為印度礦的主要買方,中國的中小企業(yè)或受到連累。
目前,協(xié)議礦主要在國內大鋼廠手里,而中小鋼廠很少能從中獲益,主要還是從現貨市場獲取原料。“有的大鋼廠以前跟礦商簽了合同,每年都有固定的協(xié)議量,不管現在市場行情怎么變,至少極少數的鋼廠還在履行合同。”上述鋼廠人士表示。
在眾多影響因素中,印度在全球鐵礦石供求格局中承擔的角色變化最為重要。“可以預言用不了多久,印度會由現今世界最大的現貨鐵礦石出口國,轉變?yōu)榱硪粋€鐵礦石進口國家。”
此前,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一份統(tǒng)計數據,10月份中國進口鐵礦石4572萬噸,比9月減少688萬噸,降幅19%,同比則增加0.55%。而1~10月累計進口鐵礦石50330萬噸,同比下降2.2%。不過,中國的進口礦大幅減少,為國內鐵礦石的開采和銷售帶來機會。
昨日,山東金嶺礦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內部人士在接受 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稱,最近公司的鐵礦石銷售情況很好,產量也比較穩(wěn)定。“我們主要供應萊鋼、濟鋼等,現在每噸價格到了1400多元了。”
記者了解到,國產鐵礦石市場目前整體較平穩(wěn),北方部分地區(qū)拉漲跡象仍較明顯。11月23日,唐山地區(qū)66%鐵精粉濕基不含稅出廠報1050~1060元/噸;武安64%濕基不含稅出廠報1060元/噸;山西代縣64%鐵精粉濕基不含稅價格在950元/噸;遼西地區(qū)鐵精粉市場平穩(wěn)運行,朝陽、建平66%鐵精粉濕基不含稅主流價格在980~1000元/噸;遼東地區(qū)市場上漲10~20元/噸;安徽地區(qū)65%干基含稅現金價為1360~1380元/噸;山東地區(qū)大礦64%~65%干基含稅承兌出廠價格在1380~1400元/噸。
國內一家從事鐵礦石貿易企業(yè)人士表示,“雖然國產礦的價格還在上漲,但相比處于持續(xù)高位的進口礦價格相對便宜,目前部分鋼廠都有采用國產礦的傾向。”
今年6月~8月份,國產礦每月開采量保持在9800噸~9900噸,而9月份受國內限電減產影響產量降至9300噸~9500噸,“但與同期比還是增長的”。
五礦集團高層近日則認為,“總體講,國產礦的開采成本高,品位低,無論可用性還是實用性都沒法跟進口礦相比,對大鋼廠講,獲取更多的權益礦是不錯的出路。”
?
Copyright (c) 2025 m.bai5t2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天津奧沃冶金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津ICP備11000233號-2
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247
電話:022-24410619 傳真:022-24410619
E-mail:1208802042@qq.com